
教育經歷
1982年—1985年 清華大學 管理信息系統 本科
1985年—1986年 哈佛大學 其他
描述:1985年從管理信息系統專業畢業後,他被推薦赴哈佛大學國際發展研究所(HIID)經歷了為期一年的訪問學習。
1986年—1992年 哈佛大學 經濟系 博士
描述:1992年,只有29歲的李稻葵在哈佛大學獲得了博士(經濟學)學位。他的導師馬斯金是機制設計理論的奠基人,後於2007年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。這一理論被視為制度經濟學的基礎。
工作經歷
2002年—至今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教授 博士生導師
1992年—1999年 美國安娜堡密西根大學 助理教授兼任該校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
1997年—1998年 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 國家研究員
描述:從事中國經濟改革的制度變遷研究
1999年—2004年 香港科技大學 副教授
2000年—2003年 國際《比較經濟學雜誌》(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) 編委
2001年—2002年 中國留美經濟學會(CES) 會長
重要事件
2006年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。同年,被華爾街通訊社評為中國十大經濟學家。
2007年被瑞士達沃斯的世界經濟論壇提名為全球青年領導人。
2010年3月29日,中國人民銀行公布了新一屆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組成人員名單,貨幣政策委員會原委員樊綱離任,周其仁、夏斌和李稻葵成為新一屆委員。
精彩語錄
“個稅框架30年未變不合理”李稻葵建議,中國應該徹底改革現行的高額累進稅制,實行平稅制。其實就是單一稅制,是指大幅度降低個稅稅率,同時降低個稅的累進幅度,用一個比較平、比較低的稅率來征收。[詳細]
“未來十年人民幣會繼續升值”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李稻葵表示,未來5至10年國內通脹或將保持在一個較高水平,因國際市場原材料價格上漲。他認為,有必要逐步加息以抑制通脹,但也要警惕熱錢流入。[詳細]
“個稅設計很弱智”當前中國爭議最大、最受詬病的稅種,非個人所得稅莫屬。區區4000多億元的稅收收入,占國家預算內財政總收入不足5%,占政府總收入的比重不過3%,卻帶來了巨大的社會和政治成本。如果按比例算,個人所得稅征收的社會和政治成本是最高的。在當前的個人所得稅稅制下,所有人都感覺不公平不滿意。與其說當前的個人所得稅拉平了收入分配,倒不如說它惡化了收入差距。因此,這樣一個設計非常不合理,甚至可以稱之為“弱智”的個人所得稅制,事實上已經淪為工資稅,當然會受到社會各界的詬病。[詳細]
擴展閱讀
和訊微博討論:http://t.hexun.com.tw/k/topic.html?value=李稻葵
李稻葵的新浪微博:http://weibo.com/1686990012/
李稻葵的騰訊微博:http://t.qq.com/lidaokui
李稻葵的新浪博客:http://blog.sina.com.cn/lidaokui